【内容提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面对人才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在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的指导带领下,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包揽人才,头等大事”为发力点,抓实基层党管人才工作,谋定“党建+业务”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贯穿到引才服务全链条,构筑全生命周期人才发展生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引才聚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背景情况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包头市是中西部地区和自治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常住人口274万人,人才总量达75.5万人,占比位居全区前列。不论是“一五”“二五”时期“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火红实践,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工业富市”的跨越发展,尊才爱才优才始终是包头市的光荣传统。
2009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包头时作出“一个创新、三个实现”的重要指示,2023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作出“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的重要指示。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中,包头市提出打造“两个稀土基地”“3+5+N”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教育医疗文化“三个高地”的发展举措,各项工作急需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创新驱动,全市求贤若渴的诚心前所未有,礼遇人才的力度前所未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立足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总要求,在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的指导带领下,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人才”的职责定位,探索适应新时期人才发展规律的基层党管人才的路径、方法,持续放大“包揽人才、头等大事”人才品牌效应,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党管人才、服务人才工作体系,实现人才供需匹配精准化、人才招引落地清单化、人才跟踪服务精细化,为更多紧缺急需人才了解包头、走进包头、爱上包头、服务包头营造优质发展生态。
二、主要做法
(一)树立服务意识,把推动政策又好又快落地作为以产聚人兴城的头等大事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新时期包头市在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新路子的征程中,包头市委、市政府围绕稀土、光伏等优势产业谋划转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两新”导向抓项目、聚人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事业编制企业用”“高校才企业用”“企业才高校用”等实招硬招为引才聚才的突破口,全市求贤若渴的诚心前所未有,礼遇人才的力度前所未有。截至目前,全市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8315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3.2%。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强化党管人才政治导向,优化引才资源要素配置,推动政策资源共享、人才共引、信息互通,建立党员服务人才政策落地软环境。从企业发布岗位开始,一直到人才了解岗位、校园招聘、投递简历、办理入职手续,再到申报人才补贴,多角度、嵌入式向用人单位、高校、青年人才推送人才政策。
靠政策引才的同时,也要靠服务留才。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为全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提供靶向引才服务,广泛开展“进企业、送政策、摸需求”专项行动、“包揽人才 头等大事”人才政策宣传活动,深入企业问人才发展现状、问难题期盼诉求、问政策兑现建议良策,积极化解政策落地堵点难点,加强党政机关、企业之间交流合作,激发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动力,让各类人才在包头这片沃土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二)树立有解思维,以新模式布局产才融合发展服务保障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和“魂”。随着全市旗帜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树立有解思维、提高工作标准、争创一流业绩,以推动引才服务模式变革为抓手,在常态化开展春季、秋季校园人才招引实践中,逐渐摸索出“1234”精准引才工作机制:
“1个引导”: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高质量引才服务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贯穿到人才招引各个环节,推动党的建设与人才服务保障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确保引才服务保障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项清单”: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员立足岗位,围绕“3+5+N”重点产业集群和教育医疗文化“三个高地”建设,建立包头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清单、校园招聘岗位需求清单,常态化向全国 所高校推送,在服务保障全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用才需求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张地图”: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坚持党建深度融入人才招引,党员走在前、作示范、创一流,精准对接全国5大片区、15个省份、百余所重点高校特长专业、蒙才包才毕业生供给,绘制“人才供给图”;从人才供需两端发力,绘制“引才路线图”;围绕全市“双招双引”部署,绘制“揽才作战图”。
“4个活动”: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员牢固树立“您有什么事,我为您服务”的理念,高质量举办“招就处长包头行”“名企行”“青年人才来包实习实践”“一业一策”等引才进门活动,畅通政校企交流绿色通道,架起广纳英才的服务高速桥梁。
打好招才引智组合拳。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影响力、新型民企吸引力,定制黑吉辽、晋鲁豫苏、陕甘青川、京津冀鄂、内蒙古“五大片区”和教育、医疗“两条专线”,优化整合全市招才引智力量组建7支招引小队,在高校春、秋开学季开展校园招才引智活动。包头市的“揽才团”以校园双选会、大型专场招聘会、小型招引会、空中双选会等形式,第一时间将优质岗位送到高校“家门口”,用一个个事例和一组组数据推介包头,为广大学子全面展现立体多元、和谐包容的包头,诚邀广大优秀青年学子参与包头的建设与发展。2024年秋季招聘接收有来包意向毕业生投递简历12513份,较2023年秋招增长98%,较2024年春招增长84%,意向简历总量是人才需求总量的9.29倍,其中接收硕博简历占总数的57.08%,硕士研究生简历数量较春招时增长166%。
壮大包揽人才朋友圈。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推荐在北京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87所高校设立包头市招才引智工作站,推荐188所高校招就处长担任包头市招才引智大使,辐射京津冀、陕甘宁、东三省和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在每年校园招聘季向全国465所高校招就网站循环推送我市岗位需求信息,更加开放的内引外联人才工作大格局初步形成。
打造政校企合作新篇章。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选派1名科级干部担任全市引才专员,精准对接京津冀区域高校,围绕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校园招聘中采用“带着项目找人才”方式,推动北奔重汽等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进行深入对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合作。
(三)树立“两新”导向,以新格局打造引才聚才全生命周期大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树立“您有什么事,我为您服务”的理念,推深做实人才“两新”导向,把人才的关键小事,当成我们的头等大事,初步提出《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服务十项措施》,拿出十足诚意,将服务办到人才心坎里,打造让人才成长成功、实现抱负的良好生态。
在人才储备期,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充分考虑人才和地方建设发展的契合度,与31家高校建立了实习实践合作关系,全方位宣传推介包头市城市底蕴和《包头市人才政策包550》等引才政策,常态化开展青年人才来包跟岗锻炼,共征集我市266家用人单位2296个岗位,组织1295名学生上岗实习。2024年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学子来包实习中,与清华学子互动开展?;つ盖缀又驹阜竦认盗械辰ɑ疃崆白龊萌瞬糯⒈?,在方便人才提前熟悉了解包头市的同时,也保障人才来了就能用。
在人才择业期,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抓实校园招聘跟踪回访,对意向来包青年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指导用人单位建立“一人一案一对接”沟通机制,推行博士“1+N”推荐服务(1次入库、N次推荐),持续加强与意向来包人才的跟踪服务,确保意向来包尽早变成签约入职、落户包头。紧盯抓好未就业人才的回访对接,及时推送用人信息和引才政策,推动人才服务生态更有温度。
在人才初创期,紧盯人才的“关键小事”,打造政策落地见效“软环境”。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一网通办人才安居保障、青年人才奖励政策,申请补贴即报即审、不见面。截至目前,全市引进人才向人社部门提交安居保障人才资格认定通过5218人,通过人员转交住建部门进行安居保障资格认定。有823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申请享受一次性青年人才奖励政策,兑现市本级青年人才奖励865万元,用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100%向人才兑现承诺。
在人才发展期,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打造服务矩阵,在帮助解决住房需求的同时,联合有关部门为人才提供24小时就医、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出行等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引进人才对我市的融入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常态化组织产业(企业)科研人员赴重点产业、企业参观、深入交流、寻找合作意向。紧密对接全市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组织开展百名博士企业行活动,多措并举让人才留得安心、住得舒心、生活开心,实现理想抱负。
三、经验启示
启示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确保引才聚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抢抓“两个稀土基地”“世界绿色硅都”建设战略机遇,在引才机制、制度落实、要素配置上,凝聚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参与,推动资源链、政策链、人才链、技术链深度融合发展,“握指成拳”千方百计引才聚才,形成“产-才-城”良性循环。2023年在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中,包头市从第60位一举跃升为第56位。3年来包头市在GDP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中,从102位连续跃升至71位,人才的战略性支撑作用愈发强劲。
启示二:发挥党管人才政治优势,人才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深刻把握人才公共服务的新定位、新使命,紧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基调,充分考虑人才和高质量发展的契合度,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1234”全链条精准引才服务模式,营造人才成长成才全生命周期发展生态,让来到包头的每一位青年学子和优秀人才有才便有位、有位更有为,共享包头发展机遇,共创人才美好未来。
启示三:运用有解思维,推深做实“双招双引一优化”。“抓实干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化营商环境三件大事,推动包头早日回到历史最高水平”是全市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目标的方法论。在实践中,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总支紧盯人才工作所需、用才用工所需、事业发展所需,把人才“两新”导向作为衡量检验标准,把“有解思维”体现在解放思想上、落实在破解难题中、贯穿在人才工作中,紧扣产业发展精准引才,以真抓实干、抓实干成的精气神,不断推进党管人才工作走深走实,以温度和态度礼遇人才,让人才在包头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实现理想,使人才成为包头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驱动。(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