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包头文明网 2025-05-16
5月15日,2025包头马拉松领取物资第一天,现场秩序井然。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志愿者培训。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六项便民措施护航包马
5月18日,包钢·2025包头马拉松即将鸣枪开跑,为做好2025包头马拉松赛事交通服务保障,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在5月16日至20日赛事活动期间,推出暖心护航六项便民措施。
弹性梯次管控。赛事当天实施动态交通管制,对赛道及邻近赛道的道路采取梯次封闭、逐段解封(核心区全封闭/缓冲区限时通行/外围区远端分流)的管控措施,并设置9处应急通道;根据比赛现场情况,最快时间解封恢复道路正常通行。建议参赛选手免费乘坐18条定制公交直通车往返赛场。
热线服务保障。赛事活动期间设立交通引导热线0472-5180777,为外地跑友定制个性化通行方案,特殊通行需求车辆(如婚庆车队)可提前报备协调。同时交管966122热线(工作日7:30至19:30,周末和节假日8:30至17:30)持续提供服务保障,受理参赛选手及市民群众反映的交管领域各类诉求、建议等问题,并积极回应、及时处理。
动态导航引导。赛事当天,交管部门实时向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导航平台推送管制区域、绕行路线及解封倒计时等信息,向市民群众及参赛选手提供“分钟级”的路况指引和路线推荐。
安心便捷停车。赛事当天6:00前,面向参赛选手免费开放6处停车场:科技馆停车场、会展中心停车场、市人社局停车场、市生态环境局停车场、御海楼停车场、政务服务大厅停车场,请参赛选手根据现场执勤交警指挥,规范有序文明停车。
轻微违法免罚。赛事活动期间外地牌照车辆因不熟悉包头市道路情况,未造成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严重后果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对现场查处的一般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首次告知,纠正后予以放行。
轻微事故快处。在每日的早7:30至晚19:30,对全市发生的轻微财损事故,当事人可通过包头交警微信公众号或“交管12123”APP中视频快处??橐患悠当ň?,全程线上处置,实现一次办结,快速撤离现场,恢复道路通行。
热情包马 “医”路护航
缤纷初夏,万物并秀,包头马拉松即将鸣枪开跑。5月14日,包钢·2025包头马拉松医疗保障培训会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举行,包马赛道医疗保障点、救护车保障、收容车保障的医护人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现场,医疗专家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马拉松赛事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抽筋、中暑以及心脏骤停等情况的应对方法。并通过现场实操演示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现场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认真聆听,不时记录笔记,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这场体育盛会不仅是对选手体能的考验,更是对赛事组织保障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医疗保障资源部署方面精心谋划、全力以赴。市卫健委医疗应急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包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过多次演练。医疗观察员负责密切观察选手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附近的急救人员。急救队员和官方急救跑者都具备专业急救技能,能够在现场迅速展开救治。同时,我们还与市中心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包钢医院4家医院紧密合作,它们作为赛事定点救治医院,将开通赛事绿色救援通道,并预留专门床位。这样一来,从现场急救到医院救治形成了无缝对接的医疗保障链。
据了解,本场包马赛事将组织280名专业医护人员,沿赛道设置26个医疗保障点,并配备34台固定AED。此外,580名医疗观察员、250名急救队员(同时配备125台移动AED)、47名官方急救跑者将科学分布于赛道各处,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为出现状况的选手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对于参赛选手来说,完善的医疗保障无疑是一颗“定心丸”。参赛选手顾先生告诉记者:“包马的医疗保障让人安心。有这么多专业医护人员和先进设备,让我能更放松地享受比赛,挑战极限。”
筑牢医疗防线,护航奔跑之旅。从专业的赛前培训,到全方位的医疗保障体系,马拉松医疗保障工作体现了这座城市对赛事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对每一位参赛选手生命健康的尊重与关爱。当选手在包头的最美赛道上尽情挥洒汗水、追逐梦想时,医疗保障团队将成为他们的坚实后盾。
志愿者培训 为赛事添彩
5月14日至15日,包钢·2025包头马拉松赛的3789名志愿者分批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和包头医学院完成了志愿者专项培训。培训重点对赛前物资发放、终点服务及赛后拉伸志愿者进行专业指导,为马拉松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5月14日,首场培训在内蒙古科技大学操场与图书馆启动,1000余名志愿者接受系统教学。赛后拉伸培训中,教练通过标准化动作拆解与实操演练,确保志愿者掌握专业技术,助力运动员赛后快速恢复?!霸硕背づ芟吕矗菀滓⑼炔恐渍?、抽筋等不适感,专业拉伸可有效促进消炎消肿,加速体能恢复?!钡谝环阑ぃū本┨逵萍加邢薰九嘌到彩Τ戮菜怠?/font>
次日,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接力开展第二场培训,重点覆盖2300余名赛道服务、医疗观察志愿者。讲师团队围绕赛事服务规范、应急处置流程等内容进行深度讲解,确保志愿者熟练掌握突发状况应对技巧。
记者了解到,本届赛事志愿者将全面覆盖路线指引、赛道补给、物资发放等全流程岗位。赛事组委会同步完善专业保障体系,配备58名官方配速员、135名裁判员,在赛道沿线设置21个补给站,并部署12辆雾炮车与5个喷淋点,全方位提升选手参赛体验。
“志愿者服务质量是赛事品质的重要体现,我们通过分批次、专业化的培训,旨在进一步强化服务标准,确保赛事各环节高效运转?!比伦槲嵯喙馗涸鹑吮硎尽#ò啡毡ǎ?/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