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包头文明网 2025-04-10
日前,记者走进稀土高新区民馨家园社区,这里一片祥和景象。文化长廊下,几位老人正专注对弈;妇女儿童之家里,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认真完成作业;红馨驿站内,外卖员李师傅接满热水,笑着感叹:“这里就像第二个家!”
据悉,自2023年入选包头市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以来,该社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这一核心,聚焦“一老一幼一新”群体需求,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为自治区完整社区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
15分钟圈住便利与品质
社区始终将居民的“急难愁盼”放在首位,通过“硬设施+软服务”双升级,不断拓展民生幸福半径。在适老适幼改造方面,已完成23栋老旧小区改造,新增300个停车位、15处智能充电车棚,为42户残疾人家庭加装无障碍坡道,惠及 1200余户居民。
文化服务不断提质,社区整合党群服务中心资源,打造“室内+户外”一站式服务空间,配备8个功能室,并联动12家周边单位,构建起“步行15分钟”文体医教服务网络。同时,创新“政务服务智慧门牌”,居民扫码就能办理36项高频事项,累计减少群众跑腿600余人次,办事效率大幅提升70%。
全龄服务精准对接“老幼新”
社区秉持“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起全方位服务体系。200名“红色管家”依托网格化管理,与独居老人结对帮扶,提供代购送药、义剪义诊等贴心服务,老年活动中心年均开展20场活动,覆盖1500余人次。
连续5年实施的“童馨逐梦”暑期托管项目,联合高校志愿者开设丰富课程,累计服务儿童800余名,家长满意度高达98%。此外,自治区首个 24小时“红馨驿站”,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贴心服务,日均服务50人次,还获评自治区“最美劳动者服务站”。
红色引擎共治共享破难题
社区创新推出“1+3+N”治理体系,充分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热情。构建“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架构,成立“爱馨服务队”,2024年成功化解83起邻里纠纷,开展47次环境整治。通过“板凳议事会”“红馨议事亭”等平台,居民自主协商解决47件民生问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联合社会组织、企业开展“微公益创投”,孵化12个自治项目,年均举办120场活动,惠及居民1.2万人次。
如今,民馨家园社区已形成高效治理格局,居民满意度从2023年的89%提升至97%。(包头日报)